跳到主要內容區
banner-g05

【成果發表】文學史書寫讀書會

「文學史書寫」讀書會

成果報告

2024年4月至6月,在陳國球教授指導下,中文系碩、博士研究生同學舉行了一系列以「文學史書寫」為主題的讀書會。此次活動獲「中文系研究生學術活動經費」補助。

「文學史書寫」讀書會共舉行四場,其中,前三場由同學自主組織,主要包括導讀和集體交流環節。第一、二場分別以胡適《國語文學史》(1927)、《白話文學史》(1928)和林庚《中國文學史》(1947)為討論案例,並配合研讀陳國球教授專書《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2004)中的相應章節:〈「革命」行動與「歷史」書寫——論胡適的文學史重構〉、〈「文化匱乏」與「詩性書寫」——林庚《中國文學史》探索〉。第三場活動聚焦文學史理論,選讀文本為韋勒克(René Wellek, 1903-1995)的早期文章“The Theory of Literary History”,以及較為近期蒂哈諾夫(Galin Tihanov, 1964)發表的論文“The Future of Literary History: Three Challenges in the 21st Century”。前述韋勒克的文章發表於布拉格語言學會刊物Travaux du Cercle Linguistique de Prague第6期(1936),在圖書館和線上資料庫均不易找到,是國球老師特別為讀書會提供的文獻材料。

經過同學在前三場讀書會的自主研討和提出問題,第四場由國球老師主持綜合討論,並為同學答疑。活動開始,在讀書會原有參考書目的基礎上,國球老師補充介紹了多部關於文學史理論和布拉格學派的參考書,如Robert Weimann的Structure and Society on Literary History: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1984),Jan Mukařovský的Aesthetic Function, Norm and Value As Social Facts(1970)等。為了幫助同學掌握背景知識,老師接著又梳理了20世紀以來有關中國文學史書寫的歷史情境和學術發展,包括林傳甲、黃人、謝無量、劉大傑、鄭振鐸等人編寫文學史之過程與特色,以及1980年代中後期興起的「重寫文學史」思潮。

針對同學就讀書會文本提出的疑問,國球老師主要從兩方面進行回應和給予支援。首先,從胡適和林庚的個案出發,老師分享了撰寫《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各章的心路歷程和學術關懷,當中涉及胡適文學史觀中「傳統的睽離」、林庚「詩人」和「史家」身分之關係等思考,還有研究中理論的取捨運用、專書後續的增補修訂方向等具體問題。再而,老師帶領同學細讀韋勒克的“The Theory of Literary History”,尤其就material,structure,aesthetic function,norm, value,dynamic system等關鍵概念進行詳細解說。在答疑過程中,老師又提示同學繼續思考一些問題,例如:面對課堂內外的文學史,我們不僅可以問為什麼文學史從某個時間點「開始」,也應該追問為什麼在某個時間點「結束」。整場讀書會綜合討論持續8小時,老師帶領同學們完成了一場氣氛愉快且具有啓發性的「學術馬拉松」。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