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發表】韋勒克讀書會第2期
韋勒克讀書會(第2期)
成果報告
「韋勒克讀書會」由清大中文系碩、博士研究生自發組織,邀請陳國球教授擔任指導老師;111-2學期已舉辦第1期共4場讀書會,112-1學期繼續進行第2期,並獲中文系研究生學術活動經費補助。在前期活動基礎上,第2期進一步研讀韋勒克(René Wellek, 1903-1995)的《近代文學批評史》(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955-1992),聚焦韋勒克對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 1906-1994)、盧卡奇(Georg Lukács, 1885-1971)、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1866-1952)的評述;同時,配合選讀這三位批評家的代表性論著,包括布魯克斯的《精緻的甕》(The Well Wrought Urn, 1947),盧卡奇《小說理論》(The Theory of the Novel, 1916)等。
2023年10月至12月期間,讀書會於每月中旬舉辦一次,共3場;第4場因故推遲至2024年3月。前三場活動各由一位同學負責導讀,形式包括結合PPT簡報或書面文稿等進行口頭報告;再而,由導讀人和兩位討論人提出文本中的核心概念和關鍵議題,帶動全體成員的交流。每場活動結束後,均會歸納出疑難問題,以備指導老師有針對性地回應。
第四場讀書會由陳國球教授主持。在活動開始,老師結合文學史上一些社群活動和自身的求學經驗,解說「讀書會」活動的意義;然後,請各位同學分享參加讀書會的感想。在交流中,同學除了談到對於讀書會文本的理解和疑惑,也將這些閱讀思考聯繫到自身的創作實踐、修課內容和學位論文研究。在接下來的答疑環節,老師首先介紹了韋勒克的學術背景及其文學批評的重要面向,進而,就《近代文學批評史》中同學們疑問較多的盧卡奇章節進行回應。老師提醒同學們注意韋勒克使用的材料、盧卡奇的「經典化」過程、韋勒克與盧卡奇各自的審美標準等問題;以韋勒克和盧卡奇為中心,又延伸出記憶與傳統的延續或斷裂、文學史的書寫、文體形式與世界觀等話題。
活動的最後,老師和同學就112-2學期可能的閱讀方向進行討論,包括文學史理論、香港文學、詩話研究、符號學理論等。同學們也特別感謝老師一直以來全力協助讀書會的組織推進,從文本的選擇到答疑環節的點撥啟發,都能感受到老師用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