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華最悠久的校園文學獎,到歷屆最多的投稿紀錄 —— 第38屆月涵文學獎同時承載傳統與突破,吸引超過250件作品參與。這項年滿三十八年的校園文學盛事,再次展現清大同學的熱情與創造力。
本屆首次正式涵蓋古典詩、古典詞、現代詩、散文、小說、舞台劇本與多元族群文學等七大文類,徵稿範疇前所未有。雖然清華以理工科系聞名,但同學對文學創作的熱情始終不減。今年投稿中,現代詩作品近百件,更是歷屆以來首度出現「遍及全校各系所與學制」的參賽情況——從大學部到碩博士班,從短期交流生到全英文投稿的國際生,皆踴躍參與。這是前所未有的里程碑,既彰顯了月涵文學獎在校園中的包容性與影響力,也再次印證文學並不受學科疆界限制。
為確保評選品質與獎項聲譽,本屆特邀21位青中年作家擔任評審。面對歷屆最多的徵件數量,他們承擔了繁重的審稿工作,卻仍一致肯定作品整體水準,並讚賞清大同學的文風創新、大膽、不拘一格。這不僅展現了年輕世代對文學的探索與實驗精神,更讓第38屆月涵文學獎在清大校園裡留下了世代共鳴的文學座標,見證創作者的相遇與對話。

本屆決審會共舉辦七場,並於5月19日與5月21日集中完成。因應七大文類獎項與學期期末考週,今年首度採取「兩日集中審議+閉門評審+線上直播」的新型態舉辦。此舉兼顧三點考量:其一,閉門決審會能避免干擾,提升審議效率與專業性;其二,直播讓同學在課業壓力下仍可彈性觀摩;其三,白天集中有助於外縣市評審參與。參考其他校園文學獎經驗後,本屆最終選擇此模式,以確保專業品質,同時維持月涵文學獎一貫的開放性與可近性。
在決審結束後,評審們普遍表示,這樣結合實體會議與線上直播的混合型舉辦方式,不僅讓參與更具彈性,也展現了科技應用於校園文學獎的前瞻嘗試。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每個場次皆有十位以上工作會同學在課業繁忙之際投入協助,使審議過程更加順暢;這份努力也獲得評審們的肯定,認為整體討論進行得十分流暢。這樣的回饋,亦是對本屆全體工作同學最大的鼓勵。

在決審會結束後,我們於學期末最後一日 6 月 6 日舉辦「第38屆月涵文學獎頒獎典禮暨書籍分享會」,特別邀請月涵文學獎指導教授楊佳嫻老師與評審代表陳柏青老師協助頒獎。本屆不同於往屆將頒獎與決審合併舉行,而是另闢專場:一方面避免部分得獎者無法即時出席,一方面透過小型書籍分享交流,讓文學愛好者能有更多面對面的討論與連結,增添樂趣與彼此對話的深度。

第38屆月涵文學獎,承載的不僅是一場比賽,而是一次新的願景實踐。本屆創下歷屆最多投稿紀錄,首度涵蓋七大文類,參與者遍及全校各系所與學制。月涵文學獎的價值,不止於選出優秀作品,更在於讓不同背景的創作者相遇,透過文字展開對話,使文學在校園裡持續發酵。這份盛況,離不開大家的支持。
感謝第38屆工作會成員的付出,以及清大教務處、中文系、月涵基金會、課外組與各系所的協助與宣傳,使月涵文學獎在今年獲得前所未有的迴響。正因如此,我們更有信心相信,這項傳統不只是回顧過去的紀錄,更是面向未來的邀請。
第38屆月涵文學獎並非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期許清大的同學在參與過程中,不必畏懼此刻的「拙」,因為唯有不斷練習與探索,才能在自我對話裡看見成長。這些作品,無論是否得獎,都可能在未來某個不經意的時刻,化作力量與勇氣,回應創作者最初的堅持。
願文字持續發光,照亮我們千變萬化的路途;願心中的文學閃電,點燃勇氣,長久喧響!
第三十八屆月涵文學獎・各獎項得獎名單
多元族群文學組
主持老師:楊佳嫻老師
評審陣容:楊富閔、阿潑、金其琪
首獎
〈黑雲小豬成長紀錄〉
江孟慈(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課程與教學組)
貳獎
〈不遠〉
宋俊磊(臺灣文學研究所)
叁獎
〈最醜的檳榔西施〉
黑土(臺灣文學研究所)
佳作
〈夏夜〉鄭芳均(華文所)
〈珍珠〉Yasyn(人類學研究所)
〈逃家的人〉游高晏(中文系碩士班)
舞台劇本組
主持老師:楊佳嫻老師
評審陣容:汪俊彥、涂也斐、吳政翰
◍ 舞台劇本組經三位評審討論,有兩篇投稿水準不相上下,同列三獎。同時考量稿件之間的相對水準,故不列佳作。
首獎
〈誰〉
華倫(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
貳獎
〈謊〉
旅芾(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叁獎
〈窮途〉
林檎(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
叁獎
〈香菜王國〉
方曉(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
古典詩組
主持老師:李欣錫老師
評審陣容:吳東晟、何維剛、張韶祁
◍ 關於 特別獎 :本作品雖在形式上略有瑕疵,但是詩意情味濃厚,三位評審決定另外給予本作品肯定,增列特別獎。獎金與佳作相同。
首獎
〈收編〉、〈日常〉
酚酞(中國文學系)
貳獎
〈自遣〉、〈百鳥朝鳳〉
李俊毅(中國文學系)
叁獎
〈悼友人〉
游高晏(中文系碩士班)
佳作
〈課後逢雨、應考後返家望月有感〉吳則君(中國文學系)
〈嬴火〉郭珮均(中國文學系)
〈心病二詠〉謝松宏(歷史所)
現代詩組
主持老師:李雲癸老師
評審陣容:楊智傑、騷夏、小令
首獎
〈我無法像詩人那樣拉球〉
林子甯 (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
貳獎
〈點煙〉
林子維(人社院學士班)
參獎
〈學會按讚〉
林皓淳 (臺灣文學研究所)
佳作
〈精神與病〉江孟慈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課程與教學組)
〈觸發〉滿燈(中國文學所)
〈好久以前的事——記跟隨打獵〉林可婕 (清華學院學士班)
散文組
主持老師:楊佳嫻老師
評審陣容:謝凱特、蔣亞妮、林銘亮
首獎
〈騎士美俱樂部〉
施唯真 (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班)
貳獎
〈Hello Kitty〉
夏葵 (中國文學系)
參獎
〈花室(twilight zone)〉
宋俊磊 (臺灣文學研究所)
佳作
〈野潮〉 李煦 (藝術與設計學系設計組)
〈浪漫的保存期限〉 漆樹科(統計與數據科學研究所)
〈沙海〉林皓淳 (臺灣文學研究所)
古典詞組
主持老師:李欣錫老師
評審陣容:許嘉瑋、普義南、卓清芬
首獎
〈臨江仙慢.夜半呼故友出,久待未至。〉
許晉維(中國文學系)
貳獎
〈永遇樂.久別〉
李庭葳(中國文學系)
參獎
〈念奴嬌.大四有感〉
馮純上(中國文學系)
佳作
〈古典詞有感二闋〉花散里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鷓鴣天.暮春〉、〈浣溪紗.荷塘〉 游高晏(中文系碩士班)
〈小重山.讀普希金〉、〈憑闌人.憶舊友〉李曼旎 (華文文學研究所)
小說組
主持老師:楊佳嫻老師
評審陣容:劉梓潔、陳栢青、鍾旻瑞
首獎
〈時間的歌〉
王銘汪(臺灣文學研究所)
貳獎
〈米德〉
林皓淳(臺灣文學研究所)
參獎
〈五萬台幣之夜〉
林群諺( 外國語文學系)
佳作
〈私人政治〉李庭昇 (化工系)
〈仇女1984〉馮純上( 中國文學系)
〈親手剪髮〉林檎 (人社院學士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