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徵稿:思想史關鍵詞研究(延長徵稿時間)

專題徵稿:思想史關鍵詞研究(延長徵稿時間)

關鍵詞研究是思想史研究中常見的主題型態,舉凡是《論語》中的「仁」、《老子》中的「道」、《墨子》中的「義」和「利」、《荀子》中的「禮」,宋代程朱理學中的「性」、「理」、「格物」、「致知」,明代王陽明的「良知」,都是學者研究的焦點。就最近學界而言,則有楊儒賓專注於「氣」、「身體」的研究,以及他所召集的「自然」研究羣;還有不同學者對於「公」、「私」的研究。但在數位文本充足的今日,傳統研究除了善用全文檢索外,還可以怎麼利用數位工具來豐富自己的研究,也是人文學者可以思考的問題。就此而言,政治大學鄭文惠與金觀濤合作的中國近代思想及文學史專業資料庫的建置開發,帶來了一波關鍵詞研究的高潮;並且進一步,從事關鍵詞叢的研究,也就是一齊觀察一羣常常一起出現的關鍵詞。但是,古典思想史研究則限於既有商業開發資料庫的功能限定,很少見到類似的研究,實屬可惜。但近幾年來,台大數位人文中心開發的DocuSky(https://docusky.org.tw)、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所開發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https://dh.ascdc.sinica.edu.tw),或是英國學者Donald Sturgeon(德龍)所開發的CText文本探勘工具(https://ctext.org/plugins/texttools),都提供多種樣式的關鍵詞研究工具;漢文佛藏則有法鼓文理學院所開發的CBETA數位研究平台(https://cbeta-rp.dila.edu.tw/)。個人線下研究平台則有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闕河嘉團隊所開發的庫博(CORPROhttp://nlp.cse.ntou.edu.tw/CORPRO/)。研究者只要自己準備數位文本,這些平台、工具都能在資料整理、觀察上提供人力所無法比擬的效能。台北大學袁光儀不久前發表的一篇關鍵詞研究論文〈知識與知覺之歧義及辯爭藉由詞頻數據重探王龍溪的「知、識之辨」論題〉就是利用CText的研究工具所完成的。本次學報的前近代思想史專題,將以「關鍵詞」的主題型態徵稿,符合此一主題的論文稿件,在審查通過後將優先在本期刊出。具體的擬題方向,請參考下列子題:

一、關鍵詞研究的學術史回顧:(1)對於關鍵詞研究提出方法論的檢討,例如關鍵詞研究和其它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有何異同,又有什麼優勢與缺點;(2)對於一個領域的關鍵詞研究的回顧與綜論,例如儒學、理學、玄學、道教、宋明佛學、先秦思想等領域。

二、長時段關鍵詞變化的題目:(1)比較各個領域中較長時段中的關鍵詞變化情況及其意義,如玄學前後期的關鍵詞比較、理學前後期的關鍵詞比較;(2)一個關鍵詞的長時段的變化,如「知」在儒學史中的變化。

三、不同學派、思想家、著作關鍵詞比較的題目:如理學的心、性和佛教的心、性;王畿的悟與慧能的悟等等。

四、尚未被充分研究的重要關鍵詞。

五、對既有關鍵詞研究成果的重大修正。

本專題預計於202512月出刊。敬邀海內外學界先進惠賜鴻文,截稿時間為202555日。對於從數位文本中擷取關鍵詞,如有技術問題,可以與祝平次ptchu@mx.nthu.edu.tw聯絡;但範圍僅限於線上可取得的數位文本,如上文所說的CText或是Kanripo(https://www.kanripo.org/)中所收的漢籍。

參考資料:

Google公司利用它所收集的書籍、數位資料,所推出的Google Ngram Viewerhttps://books.google.com/ngrams/)可以幫助使用者很快嘗握到一些語詞概念出現頻率的變化。

一張含有 圖表, 繪圖, 行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